“粤”见时代新风 铸就文明之魂——党的二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十大以来广东精神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

2025-07-12

  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1.9万多支基层宣讲队伍、20余个基层宣讲品牌遍布城乡,去年开展13万余场基层宣讲;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岭南书院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新华“悦读空间”等新型共享文化空间5000余家;刘名芳、钟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大战大考中不断涌现;5市5县近期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南粤大地,劲吹文明新风,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二十大以来,广东全面贯彻落实习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强化思想武装,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实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荔枝是特色农产品,你们安心种,我们全力拓宽销路”……今年荔枝季到来前后,茂名市“护荔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传播党的理论政策、市场信息等,有效提升荔农的文明素养、发展信心和专业技能。

  在茂名,“柏桥讲堂”“理响荔乡”“信宜红话筒”等宣讲队伍深入基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广东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理论学习、阵地覆盖、人才培育体系建设,鼓足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名好人,一支麦克风,惠州成立“惠州好人宣讲队”,聚焦身边好人好事,用百姓贴心话将党的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这是广东创新理论学习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情怀,架起科学理论与群众的桥梁。

  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广东创新阵地覆盖体系建设,围绕建强主阵地、用活新空间、拓展新载体精准发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打造文明实践带、文明实践综合体、文明实践街区15个,建成河源“东江小寨”等特色阵地2.4万个……“大宣讲”矩阵日益完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聚人气”。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广东扎实开展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建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等宣讲队伍,引导全省上下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广东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共同价值追求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茂名村干部刘名芳提前预警山体滑坡重大风险,与村镇干部合力转移57名村民;韶关镇干部钟威徒手掰车门,在烈焰中拖出昏迷司机;惠州辅警叶文翀在制止违法犯罪过程中不幸殉职,母亲决定捐献儿子眼角膜……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南粤大地的感人故事,是广东全面涵养社会新风正气,激发昂扬向上精神力量的生动注脚。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广东突出作用于人,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坚持中国特色建筑创作道路,打破了国家标志建筑设计由外国建筑师垄断的局面;韶关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周姗毫无保留向农户传授自己从事食用菌行业超10年的种植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彩田社区居民郭丽英建立深圳癌症病友艺术团——凤凰涅槃艺术团,到深圳各大医院、福利院等单位,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500余场次……广东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

  “您身体还硬朗吧?最近家里怎样?”尊崇模范,更要关爱模范。广东不断完善关心帮扶先进典型的政策制度,相关部门走访慰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牢固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打造“粤讲粤精彩”网络宣讲矩阵、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依托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上线“文明随手拍”小程序……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广东发挥互联网大省的突出优势,不断丰富网上理论供给、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抓好网络文明培育等,推动网络文明蓬勃发展。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广东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等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家风家训宣传教育活动等,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点星辉,集火成炬。截至今年6月,广东共有13名全国道德模范、60名省道德模范,9名时代楷模、45名南粤楷模,605名中国好人、2155名广东好人,9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明之风成为亿万南粤儿女的精神底色。

  “五一”当天,湛江廉江市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农耕·民俗文化展,增强年轻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新风貌,强化“幸福源于奋斗”的价值导向。

  近年来,广东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度融合,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广州体育学院携手粤港澳高校及体育文化专家共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打造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韶关打造“善美圈”“河小青”等文明实践特色品牌,擦亮“善美韶关”名片;茂名大力挖掘“好心文化”,“好心茂名”城市品牌深入人心;全省各地,“有喜事来种树”“讲心不讲金”“红事一碗茶、白事一碗粥”等理念蔚然成风……广东推动已认定命名的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创建成果,同时鼓励更多城市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不断做大“文明增量”。

  有着700年历史的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带动“新农人”就业创业;农房风貌和人居环境提升给河源连平县绣缎镇金溪村带来了大变化,小河清澈见底,村道宽敞干净,小菜园绿意盎然,村民的庭院花香四溢,抬头是画,入目是景;每逢节假日返乡时机,肇庆广宁县横山镇把在外务工的群众召集起来,举办座谈会,开展群众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强化乡村治理;韶关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创新推行“睦邻制”“美丽庭院+”“积分制”,村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氛围浓厚……广东既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又抓好文明乡风培育,让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日益提升、精神世界越发充实、内生动力更加澎湃。

  江门市委宣传部与开平塘口镇结对帮建,帮助塘口墟从“仅剩9户人”的空心村,发展成有2000多人入住、充满烟火气的墟镇;四会砂糖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肇庆学院学生运用AI为果树“把脉”实时监测虫害叶病……全省各地,这种“城乡结对、资源对流”的模式有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从南岭山脚到南海之滨,从雷州半岛到潮汕大地,精神文明建设纵深推进,为城乡“双向奔赴”注入不竭精神动能。

  白鹅潭畔,“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开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文化盛宴;东莞展览馆内,“一直很潮——东莞‘百千万工程’中的文化润村”专题展形式丰富,吸引众多参观者“打卡”……这是广东凝聚多方合力,共绘精神文明新画卷的生动案例。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广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力量资源投入,让文明之树根深叶茂。

  党建引领,让责任链条“紧起来”。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例如制定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任务清单,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和年度机关绩效考核指标等。

  创新赋能,进一步激发工作动能。把握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律,加强理念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方法创新,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探索成果。比如,惠州博罗县文明实践基金撬动社会资本6000余万元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基金扶持项目惠及100多万群众;汕尾市推动市县两级成立文明实践常设机构,配备事业编制41 个,切实夯实文明实践工作力量。

  全民参与,实现从“要”向“我要干”转变。广东通过机制创新与实践引导,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江门鹤山市将“祠堂+文化”融合起来,将宗族祠堂转化为村史展览馆、道德讲堂,村民自发组建宣讲队;云浮市和谐爱心慈善会组织志愿者免费帮助困难长者进行居家安全微改造,以“小工程”换来“大便利”;广州增城区派潭镇举办“一粥一乐”老人关爱志愿活动,吸引大批爱心人士参与……

  宣传引导,使正能量“声入人心”。广东通过“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共振”的宣传矩阵,立体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全省每年开展“我们的节日”“做新时代文明人”“经典诵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多万场次,让文明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新征程上,广东将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不断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营造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不断筑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精神支柱。

地址:半岛体育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半岛体育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