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青岛文化地图|燕儿岛:从偏僻之地到荣光之所
2025-08-18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震撼亮相。《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5个篇章在天与地之间、在海与城之间陆续上演。层层海浪轻吻着青岛奥帆中心的防浪堤,此时此刻,一座闪闪发光的灯塔将上合之帆的未来航程照亮。
时间回到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青岛承办奥运会帆船项目比赛。浮山湾畔,帆船与云影齐飞,彩旗与海鸥共舞。位于燕儿岛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汇聚了世界的目光。
如今,当市民、游客漫步于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与矗立在海边的“燕岛秋潮”碑石合影时,是否会想起浮山湾的陈年往事和燕儿岛的前世今生?是否知道浮山湾和燕儿岛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浮山所村前的海湾旧时称“浮山所口”,后称“浮山湾”。浮山湾水域辽阔,东起燕儿岛,西至绿豆岛(今太平角)。
据《浮山所志》记载,旧时,浮山所村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作为停泊渔船的码头。石墙名为“湾子墙”,1821年重修过。每年农历四月是捕获鲅鱼、刀鱼的季节,当地人称“四月海”,这时湾子墙一带便成了海产品交易市场,热闹非凡。附近几个村庄还联手在这里搭台唱戏,庆祝渔业丰收。有一首民谚存在于浮山所村老人的记忆中:“楸树扭嘴,打鱼的下水;楸树开花,打鱼的还家。”
为保佑渔民出海平安,村民建了龙王庙。龙王庙坐落在燕儿岛最高处,庙殿比较高大,庙门朝西南方向。殿内供奉龙王等。过去,附近村的渔民出海前都要到龙王庙烧香,以求龙王保佑海上平安。庙的门联是:“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世太平。”1933年,浮山所村为建小学,卖了燕儿岛部分土地。龙王庙择址另建,后不知坍塌于何时。
燕儿岛曾经是个岛,后与陆地相连,成为一个半岛似的岬角。据记载,每年秋天,迁徙的海鸟会聚集在此歇息,燕儿岛因此而得名。
《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对燕儿岛有如下描述:“……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
燕儿岛处海岸因海蚀作用形成刀削斧劈般的岩石峭壁,每逢秋季大潮,海浪拍打礁石的景象蔚为壮观。早期青岛十景之一的“燕岛秋潮”因此而得名。1937年出版的《青岛概览》记载:“燕儿岛环浮山所口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有可观。”
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是青岛海边的偏僻、荒凉之地。即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燕岛秋潮”也没有栈桥等景点的知名度高。后来,由于北海船厂在浮山湾建立,这一景观受到影响,“燕岛秋潮”渐渐被人们遗忘。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曾有人担心大规模的建设会使本来就被遗忘的“燕岛秋潮”不复存在。但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政府在燕儿岛山中开辟出一条隧道,令山上的植被完好无损,“燕岛秋潮”这个景点得以保存下来并获得了新生。
燕儿岛一度是青岛的军事要地。这个美丽的岬角上留下了战争的印记。日本垂涎德国在青岛的利益,早有取而代之的野心。1914年,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日本向德国宣战。据说,在青岛战役中,德军在浮山湾布下防线。日军派出一个小队攻占了燕儿岛小高地,接着以燕儿岛为跳板,直扑小湛山堡垒。燕儿岛的军事价值可见一斑。
20世纪30年代,燕儿岛还是青岛的郊区,但城市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1933年,为筹集资金兴建浮山所小学,浮山所村出让了燕儿岛的10亩土地,准许万国体育会建青年营(国际夏令营)。
大约在同一时期,燕儿岛一带建有山东大学的农业试验场,其中一部分是果圃。1935年左右,武汉大学教授苏雪林来青岛避暑,曾游览山大果圃,写下一段文字:
果圃所种大部分是苹果。除北方土产,外国名种也搜罗了来试植。据说美国苹果有二百余种:小如核桃的,大如柚子的,青如翠玉的,红如玛瑙的,滴溜滚圆如皮球的,腰肥颈细如葫芦的,专作果品吃的,专供酿酒用的,颜色、形状、味道、用途,各有区别。
燕儿岛山大果圃距青岛市区略远,无车马的喧嚣,除了培育果树,还养着鸡鸭,颇有乡村风情。苏雪林置身于绿荫中,听鸟声虫语,觉得果圃管理员的生活很惬意,“很觉羡慕”。
1947年,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美军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1949年,美军撤出青岛。一个时代结束了,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此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上建了军用品仓库和靶场。1968年,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后来的北海船厂)在浮山湾建厂。燕儿岛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此后,燕儿岛陷入长久的沉寂,它在静静地等待身份的转变。
1984年,青岛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到了20世纪90年代,东部大开发“唤醒”了浮山所周边的土地。1992年8月7日,东部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正式动工。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在东部沃土上拔节生长。新城区日新月异,五四广场上那“五月的风”是来自历史深处的风,又是传承的风、改革的风,风所到之处,旧貌换新颜。
浮山湾畔一片欣欣向荣,燕儿岛亦迎来蝶变——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选址燕儿岛。北海船厂于2003年开始西迁,奥帆中心于2006年全部完工,以海纳百川之气度,笑迎八方帆船汇集。就这样,燕儿岛完成了华丽转身。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过后,位于奥帆中心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成为游客游览的新景点。
如今的浮山湾畔是青岛的黄金地段,奥帆中心是大部分游客的必至之所。帆船运动中心和旅游观光景点的双重身份,让燕儿岛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青岛文化地图》是青岛市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反映青岛城市的建置沿革和地名演变,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挖掘和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书中,作者以老城区的道路为切入点,探寻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人文历史风貌,用生动的文笔、洒脱的遣词,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青岛历史和故事,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人间万象。《青岛文化地图(续篇)》为青岛地名成果转化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分为五大部分,青岛地标、历史老街、文化津梁、交通要道、红色路标,主要介绍了青岛的文化和历史,选取的道路和地标都极具代表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